甲子日指什么生肖?
在六十甲子中,甲子的天干是甲木,地支是子水,按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对应关系,子为属鼠,那么乙丑、丙寅等等对应的就是属牛和属虎了;而甲辰、乙巳、丙午等等对应的则是属龙、属蛇以及属马。 因此可以说,在十神中的比肩、劫财,在五行中火、土的人,都是和上述一样的,即都包含这两个属相。
比如比肩,甲见甲为比肩,乙见甲也为比肩,丙见丙为比肩,丁见甲也是比肩……所以有“甲木为栋梁”的说法,这里就是拿甲与壬相类比,因为壬水也可以生甲木。同理可推得劫财。 不过,这个说词只限于在八字中,因为在现实生活中,每个人的八字都不是单一的,而是有多个字,甚至一字多形。
比如说这个人是甲午乙未丙戌丁亥这样的八字,那么午为马,未为羊,戍为狗,亥为猪——这个人的十二生肖就是马、羊、狗、猪。
也有的人是个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这样子的,这个就复杂一些了,因为他的天干中有两个甲,怎么算呢?我们看他的年干或月干,如果只有一个甲,那么此命格属于阳刃格,如年干甲,时干甲,那么此人即为阳刃驾杀格,主大贵;如是月干甲,那就不是阳刃架杀格了,那又是另一个命局分析,一般也贵。但如果是年干甲,月支丑,那就是“田宅宫”有了根基,也就是有房子住,不会无家可归(当然这不算大富大贵)。
十二生肖,又叫属相,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,包括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龙、蛇、马、羊、猴、鸡、狗、猪。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。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,十二生肖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出现。
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,生肖鼠和生肖猪在十二地支的排列上是首位和末位,中间间隔11位。按照“四支为一纪”的黄钟复本位历法规律,子午为北方正位之地支。所以子午合,即甲子年和己午年合在一起,正好是360°,是一个甲子年周期,是十二生肖的周期轮转周期。用子位和午位搭配的干支纪年分别作为生肖纪年的初年为甲子年,末年为己午年。
甲子一词有两种解释:
1、古代汉族纪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的术语,源于天干地支,即干支纪年法。为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字,用以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,古人叫“四柱”。因以“甲子”称第一年。如:甲子年,甲子时,即每隔60年、60个月、60天、60时辰中第一个甲子。如,从2004开始,每隔60年都是甲子年。该甲子日是天干地支中第一组配对,用来表示第一、开始。
2、古代指六十岁。一年为周星之一度,一甲子即为一度六十周,正好20年整。故古人认为"人寿不逾三甲子",因此可作为老人的寿辰。